人工智能、聖經翻譯與全球大會
科技不但對聖經翻譯帶來影響,對出席約翰內斯堡全球大會的代表來說,也是甚具助益和饒富趣味的工具。
2024年11月4日於約翰內斯堡
人工智能(AI)已成為聖經翻譯的一項重要工具。在全球大會上,多名代表對AI進行試驗。
全球大會的音效工程師哈艾耶(Haaijer)向名為Suna的應用程式輸入這些指示:「創作一首非洲崇拜詩歌,描寫在威克理夫全球大會上,各個國家和各種語言聚集一起讚美神。製成三段正歌、一段副歌和一段連接段。」
約一分鐘後,Suna便創作了這首詩歌,雖然並非完美,但出奇地好。
第一節:
We gather here from far and wide(我們來自天涯海角)
With hearts uplifted by the tide(心潮洶湧)
From every tongue we sing as one(萬口同唱頌)
In praise of God's eternal Son(讚美神永恆的獨生子)
第二節:
The nations join in holy choir(萬國同唱和)
Our voices blend with heavenly fire(和諧聲達天庭)
Each language spoken here today(今天各族各語言齊集)
In unity we stand and pray(同心合意祈禱)
副歌:
Hallelujah we rejoice(哈利路亞同歡唱)
Every tribe in every voice(各族各語言)
Hallelujah sing His name(哈利路亞歌頌主名)
All creation joins the same(受造物同聲)
連接段:
In every dialect His grace(神恩臨各族)
Shines on each and every face(光照世上人)
No longer strangers we proclaim(不再行陌路)
One family in His name(已變作家人)
第三節:
From mountains high to oceans deep(山高海深)
His love it spreads and makes us weep(神愛撼人心)
The Wycliffe family hand in hand(威克理夫眾人齊牽手)
Together now we take a stand(今同堅立為主)
哈艾耶說:「坐在桌子後的人都很喜歡這首歌。」他相信,如果他播放這首歌,不會有人知道這首歌是由AI創作出來的。
「如你傾聽歌詞,你會想『這不就是我們嗎!』你可以創作出各種類型的歌曲,例如高音歌曲或其他。」
不過AI也有其限制。哈艾耶發現Suna對Wycliffe(威克理夫)的發音變成了Y-cliffe ,所以他檢查該應用程式能否對此作出修正。當他輸入同一指示和正確的發音後,Suna隨即創作出另一首完全不同的歌曲。
其他用途
另一名代表把其中一天環節的錄音檔輸入ChatGPT,要求它製作摘要。同樣地,製作成果並非完美,但出奇地合用。
來自喀麥隆聖經翻譯與識字教育會(CABTAL),的資訊科技專家暨受訓中語言技術顧問翁多阿(Etienne Ondoa),則進行了另一項試驗。
他說:「在AI與聖經翻譯的演示中,我們獲發數項資源,我便對 Claude AI,進行試驗。我指示它創製一個可以安裝在手機上的相機應用程式,它便這樣做了。」
「但當我想使用它時,手機卻不准這項程式為我拍照。」
翁多阿一直探索AI如何幫助推動CABTAL的使命。
他說:「這就是未來,如果我們把AI置之不理,我們便不能提高效率。AI有能力生成全本舊約聖經。」他補充說,人們必須向AI提供新約聖經和其他書面材料的數據庫,AI便可以根據這些數據,學習編寫翻譯初稿。
他說:「AI會生成預稿,人們便可在預稿的基礎上做出初稿。」
不過他警告,有些問題我們必須小心,就是翻譯員必須懂得資訊科技,才可盡情發揮這項工具。
「AI只能夠做你教它做的事。」
撰文:Isaac Forchie, Jim Killam 攝影:Daisy Kilel